己手艺再好,也和人家大厨没办法比吧?

所以在这种食材的竞争中,那些肉类经销商,天然就不占优势。

而让叶远多少有些意外的是。

苏梅竟然一个人就拍下了20头蒂娜牛的份额。

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。

50头蒂娜牛,再次给渔湾岛带来了不菲的收入。

同时也让渔湾岛这个名字,第一次走出了海鲜这

个圈子。

从而让蓝岛更多的酒店所熟悉。

原本只是偶尔的一次尝试,没想到竟然给渔湾岛开拓出另一条商路。

更让叶远不曾想到的是。

随着这四家酒楼的宣传。

蒂娜牛逐渐已经在蓝岛上层人士中,悄然的盛行起来。

同时,渔湾岛也让更多的人熟知,从而再次带动了渔湾海鲜的知名度。

这些都是后话,并不是叶远现在能够知道的。

。。。。。。

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。

是每年的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°时称之为小暑。

古人认为小暑期间,还不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,故称为小暑。

也有节气歌谣曰:

“小暑不算热,大暑三伏天。”

这是指出一年中,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,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。

俗话说:“热在三伏”。

三伏天气,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,即所谓是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。

而在蓝岛。

小暑一到,人们就有吃黄姑鱼的习惯。

为什么要在小暑的时候吃黄姑鱼呢?

其实说起来非常的简单。

因为这时候的黄姑鱼最肥美、最鲜嫩。

每年的五月下旬到七月之间,它们会到蓝岛的黄海和渤海周边产籽。

而等到七八月以后,又会游回到南方去。

所以在他们离开黄海的这段时间,就是渔民们最忙碌的时间。

每年一道这个时候,黄姑鱼的价格都会贵出很多。

所以这也导致一到小暑,就会出现渔民

争相出海的状况发生。

这种传统已经不知持续了多少年。

反正叶远自从记事起,一到小暑,只要家里有船的渔民。

这些天都会出海捕捞黄姑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