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宫之中规矩森严,宫宴上更是严禁大呼小叫。

魏公公是宫里的老人,自然不会明知故犯。

能让他如此的不顾宫规,就代表他所说的事情不小。

而且像他说的那样,是天大的喜事,肯定平德帝不会怪罪。

百官心里好奇,纷纷放下手中的酒杯,想要知道魏公公口中所说的喜事是什么。

“恭喜陛下,贺喜陛下,陛下洪福齐天,天降喜讯!

西陵边境传来军报,大捷!大捷啊!陛下。

金峰边胜阙两位将军,率领逍遥军,大破千蛊阵,杀敌五万。

重伤西陵冥王冷冥,乘胜追击百里,连拿三座城池。

西陵皇帝已经宣布投降,派人和谈,两位将军请示陛下的指示,是打是和?”

魏公公故意把声音放到最大,就怕有人听不到。

百官一听,全部喜笑颜开,纷纷议论。

不愧是萧遥军,大周的守护神!

言辞之间,对于逍遥军的赞美崇拜之情,溢于言表。

高位之上的平德帝,听见西陵大捷,心中自然高兴。

但是看见百官的反应,听着对于逍遥军的赞美之词,心中突然有些不高兴。

“诸位爱卿,除夕夜能得西陵大捷的喜讯,这是天佑我大周!

一定是苍天体谅朕,日夜为国为民忧思,才降下如此喜讯。

不仅如此,还给朕送来了一人可抵百万兵的辅国公大将军。

这杯酒,朕敬上天!

今天是除夕夜宴,朕已经封印,不谈公事!

西陵的事情,等过了年,朝会之上再议!”

平德帝举起手中的酒杯,将杯中酒洒落在地上。

见他如此,百官面面相觑,魏公公不知所措。

平德帝刚才的话,听上去没有任何的毛病,却表达了很多的意思。

听话听音儿,锣鼓听声儿!

在座的,都是人精,又怎么会听不出平德帝弦歌之外的雅意!

首先,平德帝对于此次西陵大捷的功劳,归结为他是一个明君,得到了上天的护佑。

另外,还明里暗里地踩一捧一。

捧的,自然是现在风头正劲的大周新贵,现在的朝堂第一红人,辅国大将军。

踩的人,大家也是心知肚明,自然是西部逍遥军的将领金峰,和南部逍遥军的将领边胜阙。

事情是这样的,自从冥王逃回国,掌控西陵大军后,便使用了蛊术摆下了千蛊阵。

金峰率领逍遥军破阵,连吃了几次败仗,情况堪忧。

原驻军首领桂禄,领着剩余的边境驻军,在云锦城里闭门不出,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。

于是萧寒就将驻扎在南诏边境的逍遥军派去增援,又求了白嬷嬷,去帮忙克制冥王的蛊术。

反正镇南军那边不用帮忙就能抵挡,于是边胜阙带着九万南部逍遥军,驰援西陵。

这样西陵这边,就有逍遥军十八万,金峰和边胜阙两名大将。

平德帝话里的意思很明白,辅国大将军一个人,率领的镇南军只有不到十万。

却比金峰和边胜阙率领的十八万逍遥军,早一个月结束战争,取得胜利。

孰强孰弱,不言自明。

而且边关大捷,对敌国求和这样的惊天大喜事,换做是谁,都会第一时间处理。

平德帝竟然还说年终封印,不谈公事,这分明就是借口。

百官明白,这是在打压逍遥军和萧寒,想通了这点,大家都不出声。

要是以前,平德帝这么做,还有官员出来劝谏。

但随着左相一派清除,新的官员被平德帝拉拢,百官人人自危。

所以这个时候,没人想做出头鸟,惹陛下厌弃。

”陛下,臣有话要说!“

就在这时,一个晚上没有说话的辅国大将军,突然在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。

走到了宴会中间的空地上,躬身对平德帝说道。

他身高能有一米九,高大挺拔,身上带着战火中沾染的凛冽煞气。

面目俊美,配上古铜色的肤色,与煞气融合,散发出儒将的气息。

就算躬着身子,看背影也是不动如山,给人以安全感。

“爱卿,不必多礼!你是大周的功臣,有话直说。”

平德帝看着辅国将军,越看越顺眼,亲切地说道。

“陛下,微臣久在边疆,深知边关形势瞬息万变。

现在西陵国战败求和,两位将军无法做主,是打是和,还请陛下早做示下。

两位将军也好有方向,早做准备,迟则恐怕生变,就得不偿失了。

所以臣斗胆恳请陛下,为了边关的战士和百姓,在除夕夜辛苦操劳